1接闪装置
高原地区铁塔基站通常应由健全的雷电防护措施。在对铁塔基站进行检测和维护时,应查看整个铁塔与铁塔的2支引流带是否能够有效接地;铁塔基站同轴电缆馈线金属外护层,通常需要在上部以及下部通过走线架至机房入口位置接地;若铁塔基站高度不低于60m,一般在铁塔中部需要多布设1处接地;馈线在进入机房之后,需要在通讯设备连接位置装设馈线浪涌保护器(SPD),其接地端应该引接至室外馈线入口位置的接地线上,同时应该对其接地电阻进行检测是否与相关技术规范要求相符。需定期在适宜的时候上塔,查看接闪设备设施以及相关部件的完整性以及可用性,第一时间将隐患排除,确保设备接闪装置的功能的正常可靠性。
2接地引入线
通常情况下,接地引入线类型主要包括主接地引入线(用作工作地与保护地)和馈线窗接地汇流排接地引入线。接地引入线应连接可靠且进行防腐处理。在对铁塔基站接地引入线进行检测与维护时应注意下述内容:(1)主接地引入线接地点(与地网连接点)的选择以尽量远离雷电流泄放通道为原则。(2)接地引入线最好采用 40mm×4mm或者50mm×5mm 热镀锌扁钢或截面积≥95mm2的多股铜线,同时长度要求≤30m。(3)与接地汇集线连接的接地引入线需要从地网两侧就近引入。接地引入线应避免从利用建筑物钢筋作为雷电引下线的柱子附近引入。当需利用建筑物楼柱钢筋引入时,应选取建筑物内墙的全程连通的钢筋。(4)接地引入线与地网的连接点还应避开接闪杆、接闪带引下线及或铁塔塔脚,其间距应≥5m,若有必要,应该取10~15m。(5)馈线窗接地汇流排接地引入线应直接引自地网,不得引自铁塔塔脚或铁塔专用引下线处或室外走线架处,馈线窗接地汇流排接地引入线和地网的连接点和上述装置在地网的连接点以及主接地引入线在地网的连接点均应保持一定的间距,适宜距离≥5m;(6)接地引入线应保证连接可靠,截面积满足使用要求,其材质和连接工艺应尽可能保证长时间使用,并不易被盗为宜。
3接地装置
3.1基站地网构成
铁塔基站地网通常应由机房地网、铁塔地网或者由机房地网、铁塔地网和变压器地网相互多点连接而成。(1)机房地网机房地网应由机房基础接地体(含地桩)和 外围环形接地体组成, 重点应检查和判断有无外围环形接地体。(2)铁塔地网。铁塔地网应由 铁塔基础接地体(含地桩)和 外围环形接地体组成, 重点应检查和判断有无外围环形接地体。(3)变压器地网当电力变压器设置在机房外,且距机房地网边缘 30m以内时, 变压器地网与机房地网或铁塔地网之间,应至少有2处连通。(4)环形接地体。在机房和铁塔基础周围,均要求设置环形接地体,并且整个地网 最终构成围绕机房和铁塔的闭合环状。(5)充分利用基础和地下其它金属设施。基站地网应充分利用机房建筑基础(含地桩)、铁塔基础内的主钢筋和地下其它金属设施作为接地体的一部分。
3.2联合接地
联合接地是指将通信局站各类通信设备不同的接地方式,包括通信设备的工作接地、保护接地、屏蔽体接地、防静电接地、信息设备逻辑地等和建筑物金属构件及各部分防雷装置、防雷器的保护接地连接在一起,并与建筑物防雷接地共同合用建筑物的基础接地体及外设接地系统的接地方式。在检测与维护时应注意查看铁塔基站是否采取了联合接地措施,其工作接地、电流保护接地 、静电接地等应采取统一接地装置,并做好等电位连接。
3.3接地电阻值的要求
在对铁塔基站进行防雷检测与维护时,应注意接地电阻值的要求:(1)若土壤电阻率<1000Ω•m时,基站地网的工频接地电阻最好保持在10Ω以内;(2)土壤电阻率>1000Ω•m时,可以不用限制基站的工频接地电阻,这个时候地网的等效半径要求≥10m,同时在地网四角敷设20~30m的辐射型接地体。
3.4浪涌保护器(SPD)
在对浪涌保护器(SPD)进行检测与维护时,应按照下述方式开展:结合其不同电源制式或者通信线路,观察其所选取的浪涌保护器型号、规格是否适配;安装点是否科学;安装工艺选取导线以及接地线截面积是否适宜,浪涌保护器2端连接线长度是否适宜;还应注意对状态指示灯的检查 ,同时对其泄流电流 、压敏电压、限制电压等参进行检测;浪涌保护器内置或者外接脱离器进行测试以及维护。对于使用年限较长的或者受到损坏的浪涌保护器,应及时发现、及时更换,确保浪涌保护器的防雷效能。
1接闪装置
高原地区铁塔基站通常应由健全的雷电防护措施。在对铁塔基站进行检测和维护时,应查看整个铁塔与铁塔的2支引流带是否能够有效接地;铁塔基站同轴电缆馈线金属外护层,通常需要在上部以及下部通过走线架至机房入口位置接地;若铁塔基站高度不低于60m,一般在铁塔中部需要多布设1处接地;馈线在进入机房之后,需要在通讯设备连接位置装设馈线浪涌保护器(SPD),其接地端应该引接至室外馈线入口位置的接地线上,同时应该对其接地电阻进行检测是否与相关技术规范要求相符。需定期在适宜的时候上塔,查看接闪设备设施以及相关部件的完整性以及可用性,第一时间将隐患排除,确保设备接闪装置的功能的正常可靠性。
2接地引入线
通常情况下,接地引入线类型主要包括主接地引入线(用作工作地与保护地)和馈线窗接地汇流排接地引入线。接地引入线应连接可靠且进行防腐处理。在对铁塔基站接地引入线进行检测与维护时应注意下述内容:(1)主接地引入线接地点(与地网连接点)的选择以尽量远离雷电流泄放通道为原则。(2)接地引入线最好采用 40mm×4mm或者50mm×5mm 热镀锌扁钢或截面积≥95mm2的多股铜线,同时长度要求≤30m。(3)与接地汇集线连接的接地引入线需要从地网两侧就近引入。接地引入线应避免从利用建筑物钢筋作为雷电引下线的柱子附近引入。当需利用建筑物楼柱钢筋引入时,应选取建筑物内墙的全程连通的钢筋。(4)接地引入线与地网的连接点还应避开接闪杆、接闪带引下线及或铁塔塔脚,其间距应≥5m,若有必要,应该取10~15m。(5)馈线窗接地汇流排接地引入线应直接引自地网,不得引自铁塔塔脚或铁塔专用引下线处或室外走线架处,馈线窗接地汇流排接地引入线和地网的连接点和上述装置在地网的连接点以及主接地引入线在地网的连接点均应保持一定的间距,适宜距离≥5m;(6)接地引入线应保证连接可靠,截面积满足使用要求,其材质和连接工艺应尽可能保证长时间使用,并不易被盗为宜。
3接地装置
3.1基站地网构成
铁塔基站地网通常应由机房地网、铁塔地网或者由机房地网、铁塔地网和变压器地网相互多点连接而成。(1)机房地网机房地网应由机房基础接地体(含地桩)和 外围环形接地体组成, 重点应检查和判断有无外围环形接地体。(2)铁塔地网。铁塔地网应由 铁塔基础接地体(含地桩)和 外围环形接地体组成, 重点应检查和判断有无外围环形接地体。(3)变压器地网当电力变压器设置在机房外,且距机房地网边缘 30m以内时, 变压器地网与机房地网或铁塔地网之间,应至少有2处连通。(4)环形接地体。在机房和铁塔基础周围,均要求设置环形接地体,并且整个地网 最终构成围绕机房和铁塔的闭合环状。(5)充分利用基础和地下其它金属设施。基站地网应充分利用机房建筑基础(含地桩)、铁塔基础内的主钢筋和地下其它金属设施作为接地体的一部分。
3.2联合接地
联合接地是指将通信局站各类通信设备不同的接地方式,包括通信设备的工作接地、保护接地、屏蔽体接地、防静电接地、信息设备逻辑地等和建筑物金属构件及各部分防雷装置、防雷器的保护接地连接在一起,并与建筑物防雷接地共同合用建筑物的基础接地体及外设接地系统的接地方式。在检测与维护时应注意查看铁塔基站是否采取了联合接地措施,其工作接地、电流保护接地 、静电接地等应采取统一接地装置,并做好等电位连接。
3.3接地电阻值的要求
在对铁塔基站进行防雷检测与维护时,应注意接地电阻值的要求:(1)若土壤电阻率<1000Ω•m时,基站地网的工频接地电阻最好保持在10Ω以内;(2)土壤电阻率>1000Ω•m时,可以不用限制基站的工频接地电阻,这个时候地网的等效半径要求≥10m,同时在地网四角敷设20~30m的辐射型接地体。
3.4浪涌保护器(SPD)
在对浪涌保护器(SPD)进行检测与维护时,应按照下述方式开展:结合其不同电源制式或者通信线路,观察其所选取的浪涌保护器型号、规格是否适配;安装点是否科学;安装工艺选取导线以及接地线截面积是否适宜,浪涌保护器2端连接线长度是否适宜;还应注意对状态指示灯的检查 ,同时对其泄流电流 、压敏电压、限制电压等参进行检测;浪涌保护器内置或者外接脱离器进行测试以及维护。对于使用年限较长的或者受到损坏的浪涌保护器,应及时发现、及时更换,确保浪涌保护器的防雷效能。